曾幾何時,貨運市場里總能見到意想不到的車。以前個人也喜歡沒事去停車場里看看車,找點有意思的車型。如今隨著排放與車輛年限的逐漸嚴格,有意思的車已經越來越少。今天周四,在老電腦的相冊里翻到了這么一輛車,最小的五十鈴F系列,還算有點意思。
1993年11月,日本五十鈴汽車公司正式發布換代的Forward系列中型車產品,該系列車型誕生歷時9年,共經過4輪研發,稱得上是當時五十鈴的跨時代之作。在此一年之后,又推出重型車系列Giga。
根據Wiki的介紹,這一代車型算是五十鈴F系列中卡的第四代車型。車系共分為7個車型,分別是FRR(4噸)、FSR(5噸、6.5噸、7噸)、FTR(8噸)、FVR(9噸)、FVZ(10噸)以及四驅車型FRD(4噸)、FSD(5噸、7噸)。比起第三代F系列,第四代的變化可謂脫胎換骨。車輛駕駛室通過計算機軟件分析,對空氣動力學、振動噪聲等都進行大幅優化,使其更符合當時的運輸要求。
這輛在貨運市場路邊的FRR算得上較早的第四代FRR了,即便是前面沒有ISUZU的商標,但熟悉五十鈴的人仍能一眼認出它。前進氣格柵僅有一條。而當時的F系列大燈都位于面罩處,只有重型車Giga的大燈才安裝在保險杠上。為何稱其為較早的FRR?因為在后期的車型上,面罩有了明顯改動。例如北京消防這輛日本原裝進口森田照明車,使用的就是后期改進后的FRR底盤。
與大哥Giga一樣,這一代的FRR造型非常圓滑,由于是中卡車型,駕駛室并不如重卡那樣寬敞,因此雨刮只使用了兩根對刮式的,以提高清潔面積。車門上的轉向燈有損壞,但車主似乎并不在意。在慶鈴國產的F系列車型上,車門上的這個轉向燈被挪到了前橋后部的翼子板上,車門上的沖壓預留位卻還留著。側窗下方的黑色裝飾板已經完全不翼而飛了,估計是配件不好買的問題,也就放任不管了。
查詢資料得知,這一代的五十鈴Forward駕駛室使用封閉式的液壓懸掛,它以橡膠為承載主體,其內部分成上下兩個液室,經小孔想通,室內充有乙二醇液體,下室裝有振動板。在低頻大振幅振動時,液體經小孔上下流動,產生衰減作用。其衰減能力由液壓在孔形通道內流動時的粘性阻尼決定。在高頻振動時,因小孔的限制作用衰減能力要減小,但此時下部液室的橡膠體向外膨脹,仍能降低系統的動剛度,衰減振動。
FRR與其它F系列一樣,都是使用五十鈴6H系列柴油機,但至于是哪一款,我還真沒詳細的信息。但根據澳大利亞版的FRR來看,使用的是6HK1,7.8升直接六缸,最大功率191馬力/582牛米或223馬力/668牛米。搭配6擋手動變速箱。(以上均為澳大利亞FRR雙排座車型數據,僅作為參考)
后橋軸頭上有明顯的ISUZU字樣
日本貨車的排氣管總是很有特色,例如這根妖嬈的排氣管,從消音罐出來展示了一個“S”型。當然,像這樣歐3都沒達到的車型,尿素罐什么的都是浮云。
雖然說額定載重4噸,但明顯這輛車并沒滿足于這個噸位。當時進口的FRR都采用油剎,車主額外加裝了淋水。
相較于其它F系列,FRR并不多見。在國內除了這輛在貨運市場見到的,其它也就前面北京消防那輛跟中央電視臺的器材車了。而根據時間推算,這輛車目前估計大概率已經報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