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梅賽德斯-奔馳第一款帶有前雙轉向軸的卡車,LP333誕生于1958年。當時德國聯邦政府對卡車的尺寸、軸載和有效載荷實施了法律限制,以保護鐵路免受競爭。而各大卡車制造商則絞盡腦汁制造符合法規的新車。于是,LP333誕生了。
二戰結束之后歐洲的卡車一直在發展,當然,這時候長頭卡車是絕對的主流。德國向來對卡車長度有所限制,從總體長度限制逐漸細化為全掛車和半掛車的長度限制,但在1956年,這事有了更具體的變化。為了振興聯邦德國鐵路重新發展,時任交通部部長的澤波姆主持修改了德國的《道路交通車輛許可法》,大幅限制載重汽車的尺寸和載重量。三軸的LP333卡車是一款量身定制的卡車,它巧妙地應對了1958年法規對尺寸和重量的限制,并以其最大有效載荷能力脫穎而出。作為一款充分利用給定框架條件的定制卡車,LP333用兩根轉向前橋的新穎特性激發了許多其他出廠特殊解決方案。
為何要把LP333叫做千足蟲,這不得不提到當時德國的《道路交通車輛許可法》。這個法規要求兩軸卡車總長不得超過11米,最大總質量不得超過12噸;三軸卡車,總長不得超過12米,最大總質量不得超過16噸;那載重量超過10噸的卡車自然就需要加車軸來實現,因此LP333問世了,而前雙的車軸加上平頭的圓潤的駕駛室,很快就有了千足蟲的外號。
當然,由于當時資源有限,在新的平頭駕駛室設計方面還沒有獲得多數經驗,例如,只需一個狹窄的臺階,位于前橋前方的高位,可以幫助司機進入駕駛室,當然,這需要司機擁有長長的手臂和一定程度的身體扭曲,進去不容易,出來也更危險。
然而,一旦駕駛員在四輻式方向盤后面安頓下來,LP333就會為他提供在當時那個年代無與倫比的乘坐舒適性。像LP333這樣的卡車,擁有兩根前軸,即使在顛簸的情況下也能從容應對。對于駕駛員來說,這意味著高水平的乘坐舒適性。發動機鼓包在駕駛室內凸起,但并沒有削弱192馬力柴油機的聲音。LP333的設計總組合重量為32噸,它符合當時的法律規定,每噸至少6馬力。
平頭駕駛室設計在上世紀50年代的德國站穩了腳跟,直到1958年由于組合長度的限制而突然繁榮起來。事實證明,LP333是同類產品中高度現代化的代表,不僅僅是因為它省去了今天幾乎在歐洲消失的長頭駕駛室。它的單片干式離合器需要極低的踏板壓力,幾乎水平的象牙色四輻方向盤同樣只需很少的力量就可轉動。、
在LP333的時代,經典的棘輪制動器仍然以一個角度出現在發動機鼓包的左側,必須拉動幾次才能固定靜止的卡車,同時伴隨特有的聲音。另一方面,為了釋放駐車制動器,用拇指按壓一個小的橫向支柱,使駐車制動器作用于從動軸上的制動蹄返回其等待位置就足夠了。
LP333采用了排氣制動,它利用排氣瓣在排氣歧管中產生積聚,從而抑制活塞的運動并在下坡路段使車輛減速,與之聯動的按鈕在駕駛室地板上,必須由駕駛員腳后跟操作。
只是由于1960年法規出現松動,為了和歐洲接軌,德國交通部不得不修改了這項法律對最大重量和尺寸方面做出了重大讓步,因此LP333的生產僅維持了3年多,于1961年完全停產。在這段時間內,共有1833輛LP333駛下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