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車網 原創】紅巖作為國內最早的重卡制造企業,在民族重卡研發制造過程中,不僅積累了寶貴的適應中國國情的制造經驗,改變了中國“缺重”的局面,更是秉承國家軍事、經濟發展需要,生產出了一代又一代經典重型卡車產品。
1966年6月15日,在引進、消化、吸收法國貝利埃軍車技術的基礎上,企業自主研發出紅巖CQ260越野汽車,宣告了紅巖汽車的誕生、拉開了自主研發重型汽車的序幕,中國第一輛重型軍用越野汽車由此誕生;在1965年至1976年期間,紅巖先后試制出六種車型,紅巖CQ260、紅巖CQ261汽車實現批量生產,主要用于軍用裝備,其后又相繼試制出導彈裝配車底盤、自卸汽車、65噸汽車吊底盤等國防和經濟建設急需的車輛,構成了我國第一代重型軍用裝備主力,為我國的國防事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1975年1月。四川汽車制造廠制造出兩輛CQ372型25噸礦用自卸車。
1977年,制造出兩輛紅巖CQ470型25噸礦用井下鉸接車。
1984年,引進羅馬利亞ROMAN技術的紅巖CQ30290型載重汽車正式通過國家鑒定。該車填補了國內18噸位級重型汽車的空白。
1985年4月29日,第一輛斯太爾重型汽車在四川汽車制造廠裝配下線。
1985年10月29日,紅巖CQ19210/4×2 10.5噸載重汽車試制成功。該車最大時速75Km/小時,耗油30升/百公里,最大功率210馬力,載重10.5噸,最小轉彎半徑9米,扭距80公斤米。
1986年11月19日,“30”系列的16噸散裝水泥車,40噸半掛牽引車和17噸礦用自卸車通過鑒定。
1987年7月,四川汽車制造廠研制的紅巖CQ25.290(6×6)和CQ15.250(4×4)全輪驅動重型沙漠越野車成功首次穿越號稱“死亡之海”的新疆準噶爾盆地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完成5000公里運載試驗。
1988年5月16日,我國第一臺兩端牽引全輪轉向60噸掛車誕生,填補了國內空白,列車長12米。
1990年11月16日,16輛出口車全部下線。該車是用CQ19210/Z35/4×2型改制的10噸自卸車。
1995年, CQ3191Z38自卸車通過鑒定;CQ1261、CQ1301/C45W換裝五十鈴駕駛室等。
1996年12月10日,新開發的紅巖CQ1262載貨汽車通過定型技術鑒定,該車型軸距為4.9+1.4米,汽車長10. 97米,貨廂內長8.5米,是國內同類車軸距和貨廂最長的車型。
1998年7月31日,工廠新開發的目前國內最大功率高速重載集裝箱半掛牽引車——紅巖CQ4161、CQ4261,順利通過重慶市鑒定,該項新產品填補了該檔次國內空白。
2000年1月27日,新開發的紅巖CQ3410,CQ3410F自卸車(總重41噸,載重25噸),通過了重慶市產品定型鑒定。該車動力性強、經濟性好、載重量大、舉升穩定、卸載方便,是目前國內同類型車中載重量最大的自卸車。
2002年,紅巖新大康成功上市。
2004年,歷經三年跟蹤國際技術發展動態,實行“產、學、研”相結合自主研發的我國第三代經典重卡紅巖金剛成功上市。
2005年9月,紅巖推出了斯太爾換代版———斯太爾“霸王”重卡。
2008年11月28日,上汽依維柯紅巖推出新一代產品--特霸。
2009年3月12日,杰獅隆重上市,杰獅是由意大利依維柯STRALIS重卡研發團隊與中國本土工程師聯合設計推出的,基于STRALIS平臺設計開發的全新車型。
在紅巖品牌歷經風雨發展的50年中,還有許許多多的經典車型,重型車網將在今后的文章中對部分車型進行詳細的介紹,盡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