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車網 轉載】記者昨天從市市政市容委獲悉,建筑垃圾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已完成建設,平臺可實現對車輛的即時監控和歷史軌跡查詢。建筑垃圾車的“裸奔”遺撒,未來將在北京徹底終結。
渣土運輸車將全程監控
目前,全市更新改造并投入運行車輛約有8024臺,改造升級后的建筑垃圾車車身及車箱顏色統一為蘋果綠色,駕駛室上方安裝“建筑垃圾運輸”頂燈,同時安裝北斗車載兼容終端,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可對車輛運行軌跡、裝卸情況實時監控,對特定的違規運輸行為在車輛啟動時會有限速。
在行駛過程中,一旦渣土車“敞篷”行駛或者沒有在正規地點亂卸亂倒,車輛將被監控平臺發現和報警。平臺還可調取查詢車輛行駛的歷史軌跡,違法工地和亂倒亂卸的運輸車輛將難以逃脫。同時,北斗車載兼容終端與發動機直接相連,人為的拔掉或拆除可引發系統對發動機的直接控制,車載兼容終端將向綜合管理信息平臺自動報警。
記者昨晚在平臺的監控大屏幕上看到,全市所有運行的渣土運輸車輛都以彩色五角星的形式顯示在屏幕上,其中綠色五角星代表合規車輛,粉紅色的五角星則代表這輛車正在“敞篷裸奔”。隨意點開一個五角星,可以立即顯示車牌號、相關手續是否齊全、行駛路線、行駛速度等,系統每30秒刷新一次。
運輸違法可“一案多查”
市市政市容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建筑垃圾綜合管理信息平臺除全面監控車輛運行軌跡外,8000余輛建筑垃圾運輸車輛的基礎信息和371家運輸企業的基本信息,近900個出土工地基本信息和地理位置,36家建筑垃圾消納場的基本信息和地理位置;建筑垃圾四項行政許可基礎信息均可以與政府管理與執法部門進行共享。
一直以來,建筑垃圾管理存在多部門執法的“交叉”、執法鏈條長等問題,如車輛未密閉和遺撒泄漏涉及城管執法,車輛涉牌、超載涉及交管執法,無道路運輸證涉及交通執法,尾氣排放涉及環保執法等。而平臺運行后,系統則將根據違規行為將案件派送到相關執法部門,實現“一案多查”。
道路遺撒一年罰700萬
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市有1164個建筑工地安裝了視頻監控探頭,全時段監控進出工地運輸車輛;城管部門對城鄉156個容易出現道路遺撒、亂倒亂卸等地段,安裝了移動視頻監控探頭,并且在城市主次干道啟用道路交通違法監控攝像頭,及時抓取違法違規行為。
市市政市容委從2014年7月1日開始,聯合相關部門成立聯合執法督導組。截至今年6月底,市聯合執法督導組共開展督導檢查131次,給予77處違法違規運輸渣土的工地停工并移交屬地處理,下達督辦通知75件,約談了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運輸企業202家;全市共查處施工現場類違法行為912起,罰款888.45萬元;渣土運輸及泄露遺撒類違法行為3343起,罰款667.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