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4-09 09:51來源:中國交通報作者:佚名
【重型車網 轉載】國四實施在即,但SCR+尿素溶液技術路線存在較大局限性,且升級增加的成本短期對整車需求將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滿足標準的油品缺乏也將帶來挑戰,那么,零部件和整車制造企業該如何應對?
困擾多地的霧霾天氣把今年7月1日將實施的柴油車國四標準引入輿論中心。此番熱議源自之前環境保護部下發的一則通知,要求所有生產、進口、銷售和注冊登記的車用壓燃式發動機(概指柴油發動機)與汽車自2013年7月1日起必須符合國四排放標準。盡管該標準曾幾度“難產”,但此次有專家明確表示國四標準不會再次延遲。
維保習慣成考驗
國四標準一公布,零部件及整車制造企業就紛紛表示看好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SCR)+尿素溶液的傳統技術路線,可以通過加裝的后處理系統來中和或還原尾氣中的有毒物質,加裝的顆粒捕捉器也能夠通過物理過濾的方式降低顆粒物的排放量,該技術路線可以有效彌補EGR在顆粒物排放處理上的不足。
在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規劃師朱炬的眼里,此技術路線有其局限性。讓顆粒捕捉器和尿素溶液能夠完全發揮效力,實際上仰仗著用戶的維保習慣。因顆粒捕捉器的作用原理與過濾器相似,都會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堵塞,這要求用戶能夠定時清洗或更換顆粒捕捉器。同理,也要求用戶能夠持續加注尿素溶液,否則排放效果將不達預期。
此外,地區供給差異也將成為一道阻礙。朱炬介紹,目前一線城市均已設立了尿素加注站,但二三線城市及偏遠山區卻鮮有尿素供應點,且偏遠山區還是商用車的對口市場,大量卡、貨車銷往農村一帶,在基礎配套設置尚不完備的背景下,用戶想要定期維保都很困難,且無論是購買尿素或是清洗、更換顆粒捕捉器都尚未列入售后范疇內,產生的費用必然要轉嫁給消費者。也許國四會促使用戶持續改善維保習慣,但更多的擔心來自因用戶習慣難改而致使其落實程度大打折扣。
升級成本將增加
資料圖:陜汽F3000國四排放牽引車
想實現國四的排放效果,消費者就不得不去面對環保升級帶來的成本增加,此外,國四還將增加制造企業的生產成本,零部件和整車制造企業因此面臨一場博弈。首先,零部件生產企業作為供應鏈的初始環節會在供應價格上重新掂量。其次,整車制造企業作為中間環節,既要接受零部件企業施加的壓力,還要在已增加制造成本的情況下再“擠點血”。
油品問題待解決
目前,對于大多數制造企業而言,要實現國四排放要求,缺少符合國四排放標準的燃油是影響達標的主要因素。
如今,已經有少數企業通過改良技術,可以在沒有高品質燃油供應的情況下,也能達到排放標準,但這部分企業還主要依賴進口及合資品牌的產品和技術來滿足國四標準的需求。而國內大多數零部件生產企業在自主品牌或自有技術國產化的進程中,不穩定因素仍然明顯,且國四油品供應目前僅能保證重點城市的供應,對高標準燃油的需求始終存在。
為此,王健建議從法制上約束煉油企業以促使其提供高規格的油品,以高質量的燃油來提升車輛的能源效率,盡可能地減少能源在系統推進過程中的浪費,發動機及整車企業還要進一步降低油耗,減少消費者的采購及使用成本。裴志浩也表示,有關部門在油品問題上應作出統一規定,使油品與標準能夠協同促進。可喜的是,有專家認為,該標準表明了政府在環保與經濟的取舍間更多地傾向于環保,并認為出臺國四有可能在間接地向煉油企業發出信號。